低血压突发
患者表现
1
  • 头晕、头痛、眼前发黑、耳鸣,甚至晕倒
  • 四肢无力、冷汗、脉搏细弱
  • 心悸,部分患者出现胸闷、胸背部痛
  • 尿量减少、无尿
  • 嗜睡、认知功能障碍、注意力不集中
  • 部分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剧烈呕吐、严重腹泻
  • 血压低于 90/60 mmHg

凡血压低于 90/60mmHg 时称为低血压。造成低血压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个人体质问题、严重疾病造成的低血压、改变身体位置、药物、失水等。针对不同原因造成的低血压,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。

处理方法
1

拨打 120 急救电话

  • 如果低血压伴有心悸、胸闷、胸背部痛、大量失血(包括便血呕血咯血等)、乏力、四肢冷汗、脉搏细弱或触不到、昏迷、尿少或无尿等严重情况,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通过相关检查明确原因,以免延误治疗
2

个人体质造成的低血压:无特殊处理方法

  • 由于个人体质引起的生理性低血压,一般除血压低外没有其他不适,也不会对心、脑、肾等脏器造成损害,一般无需特殊处理。健康饮食、规律运动、增强体质即可
  • 部分严重者会有头晕眼花等低血压表现,可适当增加饮食中盐的摄入,多饮水,增加血容量
3

身体位置变化造成的低血压:停止行走

  • 体位性低血压发作时,停止行走,立刻蹲下、坐下或躺下,避免摔倒,一般数分钟后可自行缓解
4

脱水造成的低血压:及时补充水分、糖分和电解质

  • 严重呕吐、剧烈腹泻、大量出汗、长时间未进食进水时,可能因身体血容量不足而出现低血压。此时需及时补充葡萄糖、水及电解质(钠、钾、氯等),若不能经口摄入,需及时就诊经静脉补充
5

药物造成的低血压:及时调整药物服用剂量

常见误区
1

随意吃药

2

不及时就诊

  • 如果低血压状态持续不缓解甚至逐渐加重,请及时就诊
风险预防
1
  • 不吸烟,不饮酒,适当运动(如快步走、慢跑、游泳等),饮食结构合理,早睡早起
  • 容易因身体位置变化引起低血压的患者,从卧位、坐位、蹲位起身站起时,需要缓慢改变体位。先活动一下筋骨,改善血液循环,比如伸直右腿后弯曲,再换左腿,如此反复几次,再缓慢站起,站起后不要马上走动,确定没有头晕眼花的感觉后再行走
  • 下肢静脉曲张者穿弹力袜,加强静脉回流,避免长时间站立
  • 不要在闷热的环境中停留过久,若出汗过多需及时补充水、电解质
  • 严重腹泻、呕吐时需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和电解质,若不能口服补充,需及时就诊经静脉补充
  • 高血压患者需进行自我血压监测,及时就诊调整降压药物,尤其是血压容易波动的冬季和夏季
  • 定期体检。尤其是出现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的不适时,请及时就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