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常情况胎动 1 小时不少于 3~5 次,12 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 30~40 次以上。有的胎儿 12 小时可动 100 次左右,只要胎动有规律,有节奏,变化不大,即证明胎儿发育是正常的。胎动的次数并非恒定不变,在妊娠 28~38 周,是胎动活跃的时期,以后稍减弱,直至分娩。孕妇的运动、姿势、情绪以及强声、强光和触摸腹部等,都可引起胎动的变化。
如果 12 小时胎动少于 20 次,则为异常;少于 10 次,则表明胎儿有危险,在子宫内有缺氧现象。如果在一段时间内胎动超过正常次数,胎动频繁,或无间歇地躁动,也是宫内缺氧的表现。胎动次数明显减少直至停止,是胎儿在宫内重度窒息的信号。异常胎动应及时就诊。
(一)胎动异常的原因
1. 胎盘功能不佳:造成胎盘供给胎儿的氧气不足,胎动会减缓。
2. 脐带绕颈:由于胎儿可以在羊水内自由地活动,发生脐带缠绕住颈部的情况,虽然脐带绕颈很常见,但如果缠绕得太紧就会造成胎儿缺氧,胎动减少,甚至死亡。
3. 胎盘剥离:通常会造成孕妇剧烈的腹痛、大量阴道出血和胎儿心跳减速,通常较容易发生在有高血压病史,或腹部曾遭外力撞击的孕妇;因此若孕妇在剧烈的运动后,发现胎动有突然静止的情形,就要注意了,可能有立即的危险,应尽速就医,以确保宝宝的安全。
4. 孕妇发热:轻微的发烧,胎儿因为有羊水的中介和缓冲,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,但如果孕妇的体温持续超过 38 摄氏度以上,孕妇身体周边血流量增加,但子宫和胎盘的血流量减少,胎儿也会变得少动。
5. 孕妇吸烟或服用镇定剂:将会导致胎儿活动力减低、早产儿、胎儿体重过轻,应在怀孕前戒除不良习惯。
(二)胎动异常的类型
1. 胎动突然减少
通常由孕妇发热引起。一般来说,如果孕妇有轻微的发烧情况,胎儿也因有羊水的缓冲作用,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。如果是感染性的疾病或是流感,体温如果持续过高,超过 38 摄氏度,可能会使得胎盘、子宫的血流量减少,胎儿也就变得安静许多。此时孕妇需要尽快去医院就诊。
2. 胎动突然加快
通常由孕妇受到剧烈外伤引起。一般来说,胎儿在妈妈的子宫里,有羊水的保护,可减轻外力的撞击,在准妈妈不慎受到轻微的撞击时,不至于受到伤害。 但一旦准妈妈受到严重的外力撞击时,就会引起胎儿剧烈的胎动,甚至造成流产、早产等情况。
3. 胎动突然加剧,随后很快停止运动。
通常由胎盘早期剥离或脐带绕颈、打结引起。胎盘早剥的症状通常有阴道出血、腹痛、子宫收缩、严重的休克。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,胎儿也会随之做出反应:他们会因为突然缺氧,胎动会出现短暂的剧烈运动,随后又很快停止。
正常的脐带长度为 50 cm,一旦出现脐带缠绕或是打结的情况,就会使血液无法流通,导致胎儿因缺氧而窒息的现象。有上述情况出现时,准妈妈会感觉到:胎动会出现急促的运动,经过一段时间后又突然停止,这就是宝宝发出的异常信号。
及时前往医院就诊
- 一旦出现异常胎动的情况,要立即就诊,以免耽误时间造成遗憾。
适当进食
- 若孕妇处于饥饿状态,可适当进食 (如果孕妇有妊娠期糖尿病,可提前进食加餐)
有条件时进行吸氧
- 若自备有吸氧装置,可将氧流量调至 2~3升/分钟,吸氧 30 分钟
有条件时进行胎心监护
- 若家中自备有胎心监护仪器,并能够正确使用,可进行胎心监护,并及时与产科大夫沟通报告
学会正确计数胎动是及时发现胎动异常的关键
- 胎儿的动法是不定的,有时候踢一下,有时候在里面连续动很长时间。如果是连续的胎动只能算作一次胎动。如果是不连续的,动一次就算一次。
- 孕妇应于每天早、中、晚固定时间各数 1 小时。一般胎动隔 5 分钟左右算作胎动一次,正常情况下胎动 1 小时不小于 3~5 次,12 小时明显胎动次数为 30~40 次以上。
- 选择左侧卧计数。因为左侧卧位时胎动最多,在计数时要全神贯注,保持环境安静和心情平静,这样胎动次数才准确。
- 如果小于 3 次或者比平时的胎动次数减少一半以及胎动突然频繁,应该继续再数一个小时。如果还是这样,就需要及时就医。
感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田文文医生 参与本文撰写